- 洽詢電話: (07)743-0011#1147~1150
詳情請上大東藝術圖書館網站http://dadong.ksml.edu.tw/
或高市圖網站http://www.ksml.edu.tw/查詢
- 指導單位: 高雄市政府
- 主辦單位: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
- 承辦單位: 高雄市立圖書館
- 合辦單位: 高雄市建築師公會
- 贊助單位:
社團法人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
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
高雄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
巴巴事業集團
- *本講座已向內政部營建署申請列入建築師開業證書換證積分中。
*主辦單位保留活動變更之權力,如有更動以高市圖網站公告為主。

- 講 題
金門合院圖鑑:面的構成
- 演講日期 112/10/14
- 內容大綱
金門閩南合院建築,大量地保存了原始真面貌的閩南傳統合院,以金門閩南建築重要的牆面為主體,具體地理解金門合院類型、細部立面構成、歷史與樣式特徵變異關係,分享金門閩南合院的精彩故事及第一手實測資料。
- 講師簡介
陳書毅
擅長於建築與都市設計、聚落保存、風土建築研究
學 歷:
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班結業
淡江大學建研所設計組碩士/學士
經 歷:
金門技術學院歷史文化保存中心規劃師
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設計師
淡水社區工作室設計師助理
現 職:
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
村復號商店共同創辦人
金門縣村復會理事
著 作:
《金門合院圖鑑:面的構成》,2023
《金門設計教學筆記》,2019
《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-合院》,2013
李秀秀
擅長於景觀設計、古蹟修復、傳統建築再生設計
學 歷:
金門技術學院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
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造型學部環境空間組學士
經 歷:
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設計師;
東京建築師事務所あ-る.あす設計工房;
台灣古蹟修復工地主任、公共工程品質管理人員;
金門縣金城鎮公所聘任顧問
現 職:
里埕設計工坊負責人
著 作:
《金門合院圖鑑:面的構成》,2023
《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-合院》,2013

- 講 題
拼圖:建築閱讀與創作的日常超現實
- 演講日期 112/10/21
- 內容大綱
建築家在創作的時候,是如何思考的呢?他們繪製的圖像,有時能穿越時空,將過去的記憶,現在的需求,以及對於未來的期待一起整合,讓想像中的真實成為生活中超越現實的體驗。因此這次講座想和大家一起討論關於如何閱讀空間、設計、與論述的問題。
- 講師簡介
專注於建築設計、都市設計、設計理論、動態裝置、室內設計、與策展
學 歷:
美國密西根大學建築碩士
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學士
經 歷:
美國康乃爾大學建築系 (College of AAP, Cornell University)/客座助理教授
淡江大學建築系/專任助理教授
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建築學院(Knowlt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, Ohio State University, 2008-2009, full time)/專任助理教授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/兼任助理教授
東海大學建築系/專任講師
現 職:
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專任/助理教授
Jr.Gang建築研究室/主持人

- 講 題
鹽埕愛河慢漫遊——由一個社區一條母親河串起城市失落的記憶
- 演講日期 112/12/9
- 內容大綱
如果你對高雄文史生態有興趣,也可同時擁有「鹽埕漫遊」「愛河漫遊」和「柴山漫遊」,這是我的高雄三部曲。經由高雄三部曲,我們可以更接近土地一點。這次我們先來分享「鹽埕漫遊」「愛河漫遊」,下次有機會我們再來「柴山漫遊」,期待!
- 講師簡介
是個攝影師,用相機美學記錄鹽埕。
是個城市觀察家,用個人視角觀看鹽埕。
是個新移民,用外來者的角度記錄鹽埕。
是個居住者,用生活寫下鹽埕在地日記。
是個編寫者,和社區居民共同創織社區故事。
喜歡影像,沉迷音樂,享受有人情味的人事物。
學 歷:
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
經 歷:
台大眼科醫師
奇美醫院眼科總醫師
陽明醫院眼科主治醫師
中華民國高考及格
現 職:
文史工作者
台大沈眼科診所
著 作:
2016《鹽埕漫遊-鹽埕百年風華簡史》/2020 《愛河漫遊》
-

- 講 題
心之所向,找到好感家的樣貌
- 演講日期 112/12/16
- 內容大綱
空間是生活的容器,如何透過動線規劃、收納方式、軟裝佈置,打造出最舒適的家,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。
因為,家的風格,就是你生活的樣子
- 講師簡介
擅於空間中的動線安排、風格營造、收納機能設計
學 歷:
實踐大學空間設計系
現 職:
宅即變空間微整型 / 負責人
著 作:
《一輩子的家!這樣裝修最簡單》
《一開始就不用收!家的最後一次空間收納課》
《每個家,都該有主人的樣子》

- 講 題
街頭觀察學:圖文採集者的視野分享
- 演講日期 112/12/23
- 內容大綱
街頭觀察就像寫論文一樣,試圖把眼前發生的人情世故小題大作。採集者如何透過觀察力的堆疊與田野實作,捕捉身邊士農工商的身影,可能是一個人、一個街角、一段時間,讓所有看似平淡無奇的日子,都有等待發現的驚喜時刻。
- 講師簡介
擅長書寫主題性旅遊,以真誠溫暖的筆調紀錄各地風土民情。
學 歷:
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圖文傳播藝術學系(研究所)
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(大學)
經 歷:
酷遊天國際旅行社(KKday)行銷經理
現 職:
圖文創作者
港港好有限公司 / 創辦人
著 作:
2023 《裏嘉義:從藝文空間、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,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》
與他人合著出版《本地:嘉義市》、《在屏東與海約會的十種方式》
作 品:
長期特約專欄:微笑台灣、Hanako Taiwan、beyond beyond、La Vie、every little d和上信饌玉(會員電子報);作品散見於GQ、高鐵雜誌T-Life、小日子、台灣觀光、台灣設計展@嘉義市、桃城晃遊、鹽分地帶文學等刊物。